- 梁锦容;吴先球;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合作教学改革,促进课堂的有效互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合作教学研究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Clicker教学系统的特点出发,分析在合作教学模式中引入Clicker系统能促进合作教学的有效互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基于Clicker的合作教学模式。
2014年11期 v.29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 范亚颖;卢慕稚;李飞跃;
采用人物传记访谈法、实地观察法及文献研究,对优秀的自制教具开发过程进行了案例剖析,分析出了中学物理实验自制教具开发选题的几类切入点和自制教具开发过程中一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此基础上,针对分析出的开发自制教具的几个有效对策,为一线中学物理教师开发自制教具提出了相应的一些建议。
2014年11期 v.29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 常茜茜;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常常"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其原因不仅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学生对概念、规律的多维理解与解题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2014年11期 v.29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琚泽志;朱改敬;
简略描述了中学物理教师对传统物理实验和DIS实验的看法,然后对传统物理实验和DIS实验进行了研究现状对比以及各自的优势对比,最后论述了传统实验和DIS实验的关系,旨在使中学物理教师正确对待传统物理实验和DIS实验。
2014年11期 v.29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吴庆华;
许多教师教学中把时间大多用在培养学生分析习题、解决习题上,很少训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本文从"物化"方式、学习方式、发展性评价等角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自提问题的能力。
2014年11期 v.29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雷晓欢;刘翔;
<正>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物理教学就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这符合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同时也符合初中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心理。笔者认为,生活化的物理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课外准备生活化1.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收集物理素材要想实现教学生活化,手中就得有尽可能多的生活素材,这样才能做到随取随用,教学时信手拈来。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各类信息资讯,将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记录到物理素材本上;改编物理教材或习题册中所蕴含的生活素材;平时加强学习,经常
2014年11期 v.29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李诺;
首先阐明物理模型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着重探讨在教学中如何构建物理模型。从重视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与日常生活事例密不可分,科学技术促进物理模型的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解释说明。使学生自觉地运用物理模型思想、方法、去考虑和处理物理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物理模型的思维,提高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2014年11期 v.29 18-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刘烁;邢红军;
<正>"眼睛与眼镜"不仅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拓展,更是初中光学知识的重要应用,在初中光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高端备课的研究视点,深入研究"眼睛与眼镜"教学的物理内涵,以期对这节课的教学有所裨益。一、问题提出与分析现行人教版教材首先将眼球比作一架照相机,并对眼球的结构进行介绍。随后,阐述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刺激产生信号,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输
2014年11期 v.29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 刘文姬;
通过分享今年"长沙市骨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主题培训"中我的一堂主题展示课——《探究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就WebQuest教学模式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尝试与同行交流。
2014年11期 v.29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吕康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践是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罗杰斯人本主义的意义学习理论和皮亚杰建构主义发展观为指导,论述了应用型物理课程资源开发原则、特征和途径。
2014年11期 v.29 25-2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 王慧;
通过研究人教版中"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一节内容,结合《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指出人教版教材中不妥当的地方,为广大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2014年11期 v.29 27-2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 朱丽华;
从创设探究情景,经历探究过程,实验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等讨论了探究性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的作用。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永不满足,不断创新,使他们终生受益。
2014年11期 v.29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王志伟;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模式,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又是该模式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而现实的初中物理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从几个主要方面对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进行探讨,以期使导学案的问题设计更趋科学。
2014年11期 v.29 31-3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张金军;
月食是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的具有一定周期和规律的自然现象,它的发生与月球、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地球的本影半影形成、光的直线传播与折射散射等有关。本文试从月全食的形成条件、红月亮的产生,有日环食而无月环食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浅显的道理来揭示月食中的秘密。
2014年11期 v.29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 陆星琳;胡扬洋;
基于"知识+科学方法"认知结构理论,以高中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为例,进行了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认为物理变式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最后总结了对教学的反思与启示。
2014年11期 v.29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 徐家宜;
"支架式"教学有效地将新旧知识进行了搭建,使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了众多老师推崇的教学模式。本文将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浅谈"支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2014年11期 v.29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郭本刚;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本文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众多教学内容整合到"借助数列描述"和"利用v—t图像"上,阐述这一教学实践的现实性和价值,论述教学内容的整合的意义。
2014年11期 v.29 41-4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 夏季云;
<正>一、一道高考题引发的教学问题如图1,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将两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_1、q_2分别置于A、B两点,虚线为等势线。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若将q_1、q_2移动到无穷远的过程中外力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A点电势大于B点电势B.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C.q_1的电荷量小于q_2的电荷量D.q_1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q_2在B点的电势能选项D的解析: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电荷从该点移到零电势能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可知两个
2014年11期 v.29 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储成节;
初中生思维能力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转型期,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效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本文主要是从物理概念的教学中运用等效思维、物理规律的教学中运用等效思维、解决物理问题中运用等效思维以及进行物理实验研究时运用等效思维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2014年11期 v.29 44-4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 姜业勇;
<正>高考物理试题具有较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对高考试卷的研究是当前一线高中物理教师非常重要的自我修炼的渠道。笔者通过对2014年江苏高考物理卷的分析发现,很多题型都非常熟悉,但问题的提出方式比较新颖独特。教师在平时的习题教学中,如能将考点分析拓展到位、物理模型建立到位、思路方法总结到位,即树立习题分析"三到位"意识,则会有效提高高三复习的效率。一、考点分析拓展到位笔者在今年考前一次校内模拟试卷的命题中,曾有意识地利用书上一幅图片编制了一条涡流考点
2014年11期 v.29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3K] - 张天溯;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地位十分重要。物理规律的学习应用首先要深刻理解其意义。物理规律的应用要明确它的适用范围和条件,还要注意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灵活应用。
2014年11期 v.29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童文秀;
在人教版《必修2》中有一题关于晃动光滑漏斗,使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一个课后习题。笔者通过多种途径证明了习题所指的物理情景是无法实现的。由于出题者把实际情况进行了理想化处理,却忽视了这一处理后所带来的变化,导致这个习题出现了条件错误。
2014年11期 v.29 64-6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 孙金旺;
<正>在很多资料上看到过"向心加速度描述了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向心加速度大,表明线速度方向变化得快;向心加速度小,表明线速度方向变化得慢"的说法。也有老师上课时这么讲。这个说法大概是这样得到的:向心力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的快慢的物理量,那么向心力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就只描述了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是线速度方向的改变和
2014年11期 v.29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王德春;
在思考摩擦力做功问题时遇到这样的疑惑:作用点的移动是否等同于作用点的位移:人走路静摩擦力是不是做功;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的总功是否一定为零,通过思考分析,举例探讨,就上面的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
2014年11期 v.29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 刘友余;
<正>一、一道中考题2014年江苏盐城中考试卷最后一道选择题: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1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二、问题我们知道,茂密树荫下的光斑有些形状不规则,有些是圆形的,但这些光斑亮度较暗,出现这些现象与树叶间缝隙的大小有关。在树叶间的缝隙与地
2014年11期 v.29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9K]
- 贾雄元;
<正>高中物理知识点多,而且还有物理实验的方法原理与仪器操作、物理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等,笔者认为高考复习必须做到"四化"。一、知识的序化"知识的序化"就是根据物理教材和《高考考试说明》,把知识罗列出来,进行有序地排列和系统的梳理。由于平时教学时完整的知识体系化整为零,分解为一个一个知识点,造成学生头脑中知识杂乱堆积,没有形成完整的有序的知识结构,系统梳理策略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总复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知识的体系,先进行单元
2014年11期 v.29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柴小燕;
从概念复习的网络化建构,多考点与知识点复习的多维度整合,以及物理实验复习的情境再现化模式这三个方面着手,可以提高物理中考的复习效率。
2014年11期 v.29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张传兵;
通过对高三"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复习"情境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分析,使教师进一步的认识到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如何创设蕴含物理规律的生活情境、有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培养学生使用物理方法、建立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师在高三物理复习中选择高效教学模式和策略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2014年11期 v.29 75-7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沈志坚;
<正>从近年的高考试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很多试题选材注重选取考生所熟悉的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题很多都是从常规试题和经典模型改造、变形、变化而来,甚至有些试题素材直接取自教材。有些试题虽然背景跟当代科学技术、科技前沿、社会热点相联系,但其试题的模型还是经典、常规模型。试举几例加以说明。例1(2013福建高考理综21题)质量为M、长为3~(1/2)L的杆水平放置,杆两端A、B系着长为3L的不可伸长且光滑的柔软轻绳,绳上套着一质量为m的小铁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影响。
2014年11期 v.29 77-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 周勇;林炎龙;熊建文;
深入剖析了一道高考物理力学综合题,并对此题用多种方法予以分析和解答,指出:高考习题教学中,注重塑造经典题目,在经典题目的帮助下发散思维,方能有效避免题海战术,做到一题高效。
2014年11期 v.29 91-9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 李志雄;
从宏观和微观多个角度透视2014年福建省高考物理压轴题,指出分析和解答其中前二小题的多种建模方法,提示在物理教学中应加强知识点间的横向联系,融会贯通,重视学科素养和物理建模能力的培养。
2014年11期 v.29 95-9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 尹著春;
<正>一、一道较难的电场叠加题及其答案习题如图1所示,A,B,C,D,E是半径为r的圆周上等间距的五个点,在这些点上各固定一个点电荷,除A点处的电量为-q外,其余各点处的电量均为+q,则圆心O处场强()A.场强大小为(kq)/(r~2),方向沿OA方向B.场强大小为(kq)/(r~2),方向沿AO方向C.场强大小为(kq)/(r~2),方向沿OA方向D.场强大小为(kq)/(r~2),方向沿AO方向对于上面这道比较难的电场叠加题,我们到处查找答案,多数解答语焉不详。下面是各种答案中相对详细和全面的两种答案:答案一: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可知,各点电荷
2014年11期 v.29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本期数据